谋国不谋身的刘崧
发布时间:2023-12-05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刘崧,字子高,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人。历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北平按察副使、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秋季的一天,一位农人从田间劳作而归,没想到官使已在家中恭候多时,原来他被荐举经明行修科,朝廷召他入京觐见。这位农人就是江西著名才子刘崧。
刘崧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颖,努力好学,5岁就能日记数千言,7岁便能赋诗,16岁时精通史诗文,开始到外乡教馆授业。刘崧缺衣少穿,冬天没有炉火取暖,但他从未停止读书学习,从早到晚书写抄摘,即使双手冻裂仍不搁笔。
明太祖朱元璋初平天下,求贤若渴,有学有行的刘崧深得赏识。奉天殿朝见后,刘崧被任兵部职方司郎中。不久,刘崧奉命前去镇江征粮。
刘崧发现镇江多是公侯田地,很少缴纳赋税,当地的税额往往转嫁给平民,导致民税过重,难以承担。于是,刘崧奏请朝廷减轻百姓赋税,并提出统一官田和民田税率的建议。
之后,刘崧被派往广东买马,得584匹。第二年,又被派往山东视察驿站相关事宜,行至途中莱州,遭遇台风,刘崧冒着风雨,跋涉水陆,历时4个月圆满完成了任务。他的敬业严谨得到皇帝认可,升任北平按察副使。
北平作为元朝故都,管理难度很大。刘崧不带家眷,不要随从,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让一名小童相随,便赴任了。到达任所后,他就把小童遣还,独自一人留住在官署内。
刘崧勤于政事,从不懈怠。他大力实施宽松的政策,减省刑罚,招集流亡百姓恢复生产。在县学旁立文天祥祠以激励学风,又发出告示昭示各府县不要对学生枉加徭役,以免耽误学业。这些措施,对于战后安定民心、发展生产、振兴教育起了很大作用。
刘崧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一床布被子盖了十多年还不肯换,直到被老鼠咬得不成样子,才换了一床新的,又将旧被子的被面缝补后,改成衣服给孩子穿。他身居要职,却很少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精力大都放在公务上。刘崧兄弟三人在家乡原有一栋房子、五十亩田,入仕后从来没有增加。
刘崧从未放松过学习。为官后,他白天处理公务,晚上点一盏孤灯,在床榻上读书吟诗写作。在北平为官十载,他于公事之暇,对北平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做了考察,撰成《北平志》《北平事迹》,还有诗文多卷。
后来,刘崧因为得罪宰相胡惟庸被免职。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处死后,刘崧被重新起用,拜为礼部侍郎,不久又升任吏部尚书。第二年3月,又召刘崧为国子司业(国子监副校长)。
此时的刘崧虽已年老多病,但朝廷有召,义不容辞,他依然忘我地工作,尽心教导学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前,身边的官员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说:“太祖派我来教导国子监的学生,希望我能够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我却没有完成任务啊!”直到此时,刘崧还在想着工作,没有一言一语谈及家事,着实令人钦佩。
◼ 刘崧是清廉质朴、忠君爱民之臣,更是勤于国事、鞠躬尽瘁之臣。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2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方克勤:百姓冷暖放心间
- 下一篇:不贪名利的贾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