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治天下之良匠
发布时间:2023-12-05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人,辽朝皇族后裔,曾仕金朝,元朝杰出政治家、宰相。
耶律楚材出身名门,3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杨氏教导长大。聪颖好学的耶律楚材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术数以及佛家、道家、医学、卜筮等方面知识,能文善诗,是金国大名鼎鼎的学者。
元太祖成吉思汗攻占金朝都城后,听说耶律楚材的名声,向他询问治国大计,非常欣赏他,便将他留在身边任为辅臣。
公元1226年冬天,耶律楚材跟随元太祖攻下灵武,其他将领都在争夺财物美女,唯独耶律楚材将那些遗散的书籍和大黄等药材仔细收集起来。不久,军中瘟疫蔓延,因为有大黄医治,士兵们很快痊愈了。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后,随着蒙古统制范围扩大到中原,以前管理草原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需要,刑事案件大大增加。耶律楚材便提出《便宜十八事》作为临时法律,严禁地方官擅自滥杀百姓,不准商人财主贪污公物,打击地痞流氓杀人盗窃,禁止地主富豪夺取农民田地。这样,社会秩序渐渐安定。
经济方面,针对中原腹地遭受连年战争破坏,生产凋敝、百姓困苦的情况,耶律楚材主张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发展生产。当时,近臣别迭等人说汉人对国家没有用处,可以将他们驱赶,取其土地作为牧场。对此荒唐做法,耶律楚材坚决反对说:“如今要南征,正需要大量军需供给。若均定中原赋税之制,每年可得数以万计的钱帛粟米,足以供给军需,怎么能说于国无补呢?”太宗听后,便让耶律楚材主管中原赋税。于是耶律楚材设立燕京等十路课税使,正、副长官一律任用读书人。
第二年,当征收的金银布帛堆积如山陈列于太宗面前时,他高兴地对耶律楚材说:“你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却能使国家经费充裕,南国还有像你这样的大臣吗?”当即任命他为中书令。
蒙古军队曾有这样的规定:凡是进攻敌人的城镇,如遇抵抗,一旦攻克,不问老幼、贫富、逆顺,除工匠外,大部分杀戮,少数妇女和儿童成为奴隶。耶律楚材坚决反对这种残暴行为,他认为国家兴兵打仗,想要得到的无非是土地和人口,得地无民,又有何用。元太宗觉得有道理,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汴京147万人始得保全性命。
耶律楚材向元太宗陈说“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的治国之道,以崇儒设科、兴文治国为理政之急。在他的提议下,蒙古统治者两次敕修曲阜孔庙,在文化中心燕京设立编修所、在平阳设立经籍所,整理挽救文献典籍,保护恢复中原文化。他还建议收用太常礼乐生,征召著名儒者梁陟、王万庆、赵著等,让他们讲解“九经”,以此来大兴文治。蒙古灭金国、吐蕃、大理和征伐南宋时,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许多名士如元好问、赵复、窦默、王磐等人都被保护并起用,这对于北方学风的兴盛有很大的影响。
面对元朝百废待兴的情况,耶律楚材建议开科取士,直接促成了蒙古历史上首次儒士选拔考试,史称“戊戌选试”,为后来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之制奠定基础。“戊戌选试”共录取4000多人,各地重新出现了读书的气象。
公元1244年,耶律楚材在任上去世,享年55岁。后来有人诬陷耶律楚材,说他居相位时间很长,天下的贡赋大半被他收入家中。朝廷命人察看,结果发现仅有万卷之书,名节得保。
◼ 耶律楚材忧国恤民,抑恶扬善,以仁民爱物之心,践行以儒治国之道,是一位既有重大事功又有严谨操守的杰出政治家。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0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妙语拒贿的廉希宪
- 下一篇:西夏学者型国相斡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