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正文

杨继盛: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发布时间:2023-12-18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廉历12-9.jpg

  杨继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历任南京吏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南京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等职。

  杨继盛出生于耕读之家,他7岁丧母,自幼饱尝生活的艰辛,一边读书,一边放牧,终于在公元1547年考中进士。

  进士及第后,杨继盛被任命为南京吏部主事,受到考功司郎中郑晓赏识,向他传授“居官守身之道与夫古今典故”。后来,他又跟随尚书韩邦奇学习音律。35岁这年,杨继盛调升京师,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当时正值奸臣严嵩当道,仇鸾因投靠贿赂严嵩而升为大将军,统领宣化一带边境军队。

  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经常侵扰北部边境。守将仇鸾不与之交战,反与其勾结,卑躬屈膝,送钱送物,还同俺答汗搞起“马市”。杨继盛入职兵部后,给皇帝呈上了著名的《请罢马市疏》,揭露仇鸾有损国格的行为。嘉靖皇帝初见奏疏印象还好,召集群臣讨论杨继盛的建议,严嵩、仇鸾看到奏疏心生恨意,向皇帝进谗言诋毁杨继盛。皇帝偏信奸臣,将杨继盛治罪,贬官至远离京师的陕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当了一名小小的“典史”,管理缉捕、监狱。

  这一贬对于杨继盛来说,确是人生的大逆转,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这个从京城来的小吏,给临洮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狄道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相对落后,为改变这一现状,杨继盛从教育入手。他在东山超然台修建书院,又在圆通寺设书馆,聘请两位老师,招募各族儿童百余人前来读书。杨继盛变卖自家马匹和妻子的首饰,购置学田2000亩,补助学生婚丧祭或遇年荒时分用。在杨继盛的艰苦努力下,书院吸引了一批文人学者来此讲学,使这里的孩子接受了系统的儒学教育,教化大为改观。

  狄道县西南80里有煤山,杨继盛与当地百姓商洽,开采出锁林峡的煤矿,让百姓不用再购买高价木柴。杨继盛疏浚灌溉水渠,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同时核查户籍,均衡赋税。杨继盛还让妻子传授纺织技术。他的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杨父”。

  公元1552年,俺答汗再次侵犯大同、辽阳、宁夏。仇鸾私通俺答汗的罪行暴露,急病而死。嘉靖皇帝想起杨继盛当年所言,将其重新任用。杨继盛先任诸城县令,半年间四迁其官,调回兵部,任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尽管严嵩对其威胁利诱,但杨继盛早已看透严嵩专权窃国、贪婪残暴的本性,决心上疏弹劾严嵩。由于严嵩势力太大,根基太深,弹劾要冒极大危险。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但杨继盛决心仿效比干,不惜一死,以求得君之一悟、政之一改。遂上书《请诛贼臣疏》,历数严嵩“十罪五奸”,被史家称为“明史上的一篇大奏牍”。

  严嵩得知后,假传圣旨将杨继盛投入死牢,严刑拷打。在狱中幽暗的墙壁上,杨继盛刻下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以此明志。虽然嘉靖皇帝对杨继盛曾有好感,朝野对他也是一片解救的呼声,但最终没有逃出严嵩处心积虑的暗算。严嵩以类似“矫诏”的手段,将杨继盛的名字附在死刑犯之后,于公元1555年将其杀于京城西市。行刑现场,杨继盛凛然吟出绝命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时年40岁。7年后,严嵩垮台。

  杨继盛死后12年,明穆宗登基,为其平冤昭雪,追赐他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杨继盛的风骨折服了世人,他被害后,燕京民众以其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北京城隍。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杨继盛受到了帝王的极度褒扬,乾隆皇帝为其御制遗像,并题诗其上:“捐躯不为逆龙鳞,两疏千言万古新。”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杨继盛以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和浩然正气,彰显了一个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4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