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兵别故乡
发布时间:2023-12-24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监察委员会
图为靳尚谊油画《送别》,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出发前与苏区群众依依惜别的场景。 资料图片
在江西瑞金城西部有一座云石山,其东邻沙洲坝,南毗武阳,西连万田,北接九堡。一条石砌小路弯弯曲曲,通向山顶一座清代嘉庆年间的古寺。云石山不高,却险峻,危岩耸峙,峭壁凌空。这里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1934年7月,中央苏区硝烟四起,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异常危急。此时,中央机关所在地沙洲坝成了敌机袭扰的目标,为安全起见,中央机关秘密迁移到了云石山。
此时的萧华将军尚在红军少共国际师任政委,亲历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艰难。到了10月初,国民党军分南北两路对兴国、石城、宁都、长汀和会昌等地进攻。在如此危亡之秋,眼见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中央决定采取战略大转移。萧华《长征组诗》中的《告别》就是以此为背景写就的,诗中充满了将军的不舍与期待——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10月的赣南大地,天苍苍,风萧萧,战旗飘飘,军号嘹亮,中央红军将士忍痛离开根据地,踏上漫漫长征路。中央机关领导也齐聚云石山路旁,编入中革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与送别的乡亲们洒泪告别。
在参加长征离别故乡30年后,萧华将军挥泪写下动情的诗句,可谓百感交集。他忘不了出生的那片红土地,故乡兴国离瑞金仅100多公里,他在那里读小学时,是地下党老师给了他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他忘不了13岁那年,毛泽东在兴国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他聆听了毛泽东生动而通俗的讲课;他忘不了一年后,毛泽东再到兴国,他已是兴国县团委书记了。他伴着中央苏区的成长而成长,17岁那年就成了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故乡的山,故乡的水,眼见就要离别去远方,难以割舍的是那份情。
“五次‘围剿’敌猖狂”,这句诗抒发了萧华将军的切肤之痛。从1930年始,短短四年间,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开展了五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红军采用以游击战、运动战为核心的正确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并壮大了红军队伍。而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受“左”倾错误路线领导,军事战略上出现严重错误,红军被动应战,屡屡受挫,中央苏区也面临葬送的危机。
兴国危急、石城危急、宁都危急、瑞金危急……面对蒋介石制定的“铁桶计划”,一片片红色根据地有丢失殆尽的危险,红色政权危在旦夕,中央作出了战略转移的决策。
二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分别从瑞金的云石山、田心圩,赣州的石城、兴国等地出发,短短几天内,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
入夜,于都城秋风乍起,岚山低吟,河水呜咽,无数支燃烧的火把映红了于都河。几个夜晚,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从于都城东门外八个主要渡口渡河,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萧华时年18岁。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如今在于都城建有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园内《送别》主题雕塑、红军集结广场、东门渡口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再现了那些珍贵的历史时刻。
于都河水滚滚,似乎仍在诉说着送别红军的往事。当年,于都河风高浪急,为了让红军亲人顺利渡河,乡亲们将沿河800多条大小船只都集中起来,有的用来摆渡,有的用来搭浮桥,供红军过河使用。为了隐蔽,所有的行动都选择在夜晚进行。一到傍晚,几百米宽的河面上就涌上来成群结队的父老乡亲们。他们打着火把,挑担送来茶水米饭,有的连家里的门板都送过来。每天傍晚开始架设浮桥,通宵渡河后,第二天一早又将浮桥拆除。离别时,乡亲们拉着红军战士的手,深情叮咛;战士拉着乡亲们的手,眼里饱含真情的泪花。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这句诗用了白描手法,犹如质朴无华的百合花纯洁而美好。中央苏区的父老乡亲为送别子弟兵远征,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支援红军。仅于都一县,短短时间就筹粮近8000担、菜干150担、草鞋8400双,筹钱6.25万元,还收集了大量子弹壳、铜锡、土硝、废铁等兵工材料供给红军。这种情,这种爱,光凭语言是无法完全表现出来的。诗人抓住了送别红军的细节,用“紧紧握住”来表达乡亲与红军之间的深厚情谊,用“何时返故乡”来表达乡亲对红军的期盼和眷念。这就吻合了诗人写《告别》一诗的炽热情感。笔者一直认为,“诗与远方”是诗歌魅力之所在,诗歌应给人以希望,以期待。爱之深,爱之切,只是诗歌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而面向未来才是这种爱的延伸。只缘如此,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的日子,于都的父老乡亲把最好最干净的房子腾出来要给红军住,把稀缺的粮食、鸡蛋、猪肉、蔬菜、草鞋等送给红军用。他们倾其所有送给红军,只是期盼着红军早日凯旋。
三
“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这句诗是以信念为支撑的激扬文字。萧华将军是职业军人,写诗只是他的兴趣爱好。在长期戎马生涯里,将军所经历的苦难辉煌,使其诗歌创作带有天然的高亢与悲壮。
萧华的故乡兴国是著名的将军县,涌现出56位开国将军,有资料显示:当年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有9.3万人,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2万多名,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官兵就有1万余人,几乎每两公里就有一位兴国籍将士倒下。正是这种流淌在血脉里的忠诚,让诗人的诗行充满着坚韧,也洋溢着激情。萧华将军的《告别》让人读之身临其境,眼前映现出“十送红军”的动人场景。正是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军民团结一心的力量,决定了“乌云遮天难持久”这一历史的铁律。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红军将士以血肉之躯,不负苏区人民的厚望,最终完成了史诗般的长征。
萧华告别故乡之初,也许并未想到此次远征路有多长,道有多远,但他的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正是由于有无数有理想、有信念、有勇气的红军将士,红军长征才能纵横十四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最终在陕北高原落地生根,为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萧华的《告别》诗描写了多处“送别”的场景,这种告别与送别互动,愈发体现出红军与苏区父老乡亲的鱼水情深。从红军长征出发到新中国诞生历经了15个春秋,冬尽春晓,当年中央苏区军民的告别与日后的重逢,留下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这是历史的告别,也是历史的重逢。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lzjy/lzwsp/202312/t20231221_833836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