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糍
发布时间:2024-02-0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从人们围着火盆烤白糍开始,老家的年味便愈发浓烈起来。
舂白糍,这是我老家的年俗之一,也是年尾的重头戏。过了农历小年,老人们便吩咐家里身强力壮的汉子,把舂臼抬到天井清洗干净。妇女、小孩们也没闲着,他们清洗晾晒舂白糍用的舂棍、蒸饭用的木甑,还有簸箕、箩筐等,满院子喜气洋洋的景象。到了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就开始舂白糍了。一般三五户合伙舂白糍比较合适,因户数太多一天时间内做不完各家各户计划舂的白糍,而单家独户则人手又不够。因此,舂白糍需要几户人家倾巢而出,男女老少,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形成一条流水作业线,不管多少户合伙,都在一天之内完成,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传统的舂白糍,首先精选粘性大、香味浓郁的优质糯米,然后将之放在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各家各户的妇女早早起来就将糯米淘洗好,放在箩筐中滤干水,然后几户人家就可以按照商量好的先后次序,开始蒸糯米饭。
此时,屋外天寒地冻,在厨房烧火蒸饭,则是孩子们抢着干的事情,因为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还可以一边烤火取暖。等到水蒸气从木甑顶上弥漫开来,就用木勺舀起沥干水的糯米,一层一层地均匀撒到木甑中蒸煮。为了让滚烫的水蒸气从糯米中间升腾上来,糯米撒放好后,就用长筷子或小木棍从上往下插小洞,以作为通气孔。当满屋飘起浓浓的糯米饭香时,大人就从木甑中舀出一点糯米饭,然后用手指捏,很容易捏烂的话,就可以将蒸熟的糯米饭掏出放到舂白里舂了。
此时,有人拎着一大桶冒着热气的糯米饭从厨房匆匆走出来,孩子们则从各处蜂拥而出,围着舂白,看大人们手握舂棍舂白糍。舂棍是用硬木刨修而成的,大小有小手臂那么粗。我家老屋楼上,前几年还藏着几根舂棍,都是四五十年前的老物件了。
由于糯米饭粘性大,手握舂棍舂糯米饭十分费力。一般只能由有力气的汉子来操作。只见两人围着舂臼面对面站着,手握舂棍,你一下、我一下,两人不停地轮流往下舂,在舂棍的一起一落之间,舂棍撞击糯米饭团的“噼啪”声此起彼伏,就像村里老人演的皮影戏那样精彩好看。也有三四个汉子轮流舂白糍的,这就更加需要讲究配合技巧,但速度也更快。当舂到糯米饭不见饭粒、变成绵软的糊状物时,便将其挑起,放到早已准备好的用茶油涂抹过的大案板上,由熟练的妇女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鹅蛋大小的糍团,姑娘和孩子们则将糍团往案板上不停地翻转拍打,很快便拍打出一个个扁圆体,然后摊放在大簸箕上晾干。我们家舂的白糍,还用萝卜雕刻五角星之类的图案,用食用花红粉给每个白糍印上一个五角星,煞是好看。
白糍做好后,一般晾上五六天,以白糍表面微有裂缝为适度。太硬会爆拆碎裂;太软,则不耐泡浸。随后,就将晾干的白糍放在清水中浸贮,每隔七八天换一次新鲜水,可以保存三四个月之久。
白糍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煎、可炙、可煮,可咸、可甜、可辣,男女老少最喜欢的吃法,还是大家围着火盆烤火烤着吃。先把白糍平放在火钳上,烤上一两分钟,翻转一面有再烤,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烤出鼓囊囊、黄灿灿的烤白糍了。喜欢甜的,可以包裹白糖吃;喜欢酸味的,可以包裹酸菜吃;喜欢辣的,可以包裹辣椒酱吃。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舂白糍由人工舂变成机器自动搅打,十分方便。然而,人们还是很怀念传统的舂白糍方式。过年的时候,不少地方的人仍然选择传统方式制作白糍。一些乡村旅游景点还设置手工制作白糍的作坊,供游客体验传统年俗舂白糍的乐趣和意义。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糍,这依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白糍美味可口,制作过程令人回味。择米至纯,去芜存菁,本真底色,晶莹剔透。清水浸润,饱满白净。柴火蒸煮,米香馥郁。越是反复舂杵,愈显糯之本性。纵然捏、揉、压、摔,糯香依然不减。(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慧萍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40130/gxjjw65b8c31c-1879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