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雁门访古

发布时间:2024-04-14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55.jpg

  雁门关景区风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朔州城去雁门关,一路上,撞入我眼帘的除了苍黄的原野,就是随山势起舞的长城。

  雁门关似乎就是为战争而生,见于正史的战事有数百次。滚滚狼烟,烽火连天,从先秦到明清,每一股狼烟的盘旋而上,都有一段震撼雁门大地的故事。论战争频率,长城上没有一处关隘能与之相提并论;论布局规模,就连“两京锁钥”山海关也逊色许多。“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这副挂在关城上的楹联,可以说是对雁门关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

  汽车在雁门山的深谷里盘旋,越临近关城,两侧山崖越是峭拔。雁门绝顶置关,如铁钳一般,守在进出山的咽喉上,只许雁过。

  一

  山路崎岖,终于来到关城脚下。

  漫步关城,几多感慨。遥望苍茫历史,一出出慷慨悲歌的英雄剧仍历历在目,汉白登之围与昭君出塞、隋雁门之围与突厥之叛、宋辽分界线上杨氏一门保家卫国等。赵武灵王、李牧、卫青、霍去病、李广……正是因为他们,雁门关的身姿才显得如此雄壮、伟岸。

  “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早在周穆王西巡时,就有了关于此地的明确记载。战国时,赵武灵王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设置雁门郡,与云中郡、代郡合称“北方三郡”。赵国名将李牧曾在此抗击匈奴、秦军。后来,秦国使离间计,李牧被赵王屈杀于阵前。赵自毁长城,三个月后被秦国所灭。为纪念李牧,后人在关城内建李牧祠,现改称镇边祠。

  汉代,刘邦亲率大军迎战匈奴铁骑,双方几十万军队聚集在雁门关周围,这是汉与匈奴的一次大战。刘邦不听谋士娄敬劝说,率军越过雁门关追击匈奴,结果在白登附近陷入重重包围。最后,他依靠计谋死里逃生。“白登之围”开启了和亲之路。昭君出塞,出的便是雁门塞,今天的雁门关还保留有公主洞。

  雁门关之称,学界一般认为始自初唐。《唐书》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世民命李靖率军出雁门关,对突厥发动大规模讨伐,生擒突厥可汗。经此一役,东突厥汗国宣告灭亡。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曾占据云中扼守雁门关,后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兵进攻云中,相继收复马邑等,追击安禄山,攻破雁门关,成为激荡历史的风云。

  宋代,宋辽两国以雁门山为分界线,雁门关成了关乎大宋安危的咽喉要塞。当年,镇守雁门关最有名的莫过于“无敌将军”杨业,由此也引出了杨家将满门忠烈的故事,传颂千载。

  明代,雁门关始终处在明朝同鞑靼、瓦剌冲突中。也是这时,军事家们将雁门关的防御体系发挥到了极致。在大规模建设关城的同时修复长城,并用长城连接起“两关四口十八隘”,又在雁门关下的代州境内建起“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以加强防御纵深,使雁门大地形成了一个相互勾连的宏大军事防御工程。

  清代“大一统”后,雁门关的战略地位有所下降。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雁门关再次成为前沿阵地。1937年10月18日,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埋伏于雁门关天险。当日寇运输车队进入伏击地段时,一声令下,埋伏于两侧山中的八路军全面开火。这次战斗共毙伤敌军300多人,击毁敌军汽车数十辆。10月21日,716团再次设伏,日寇车队从忻口前线返回时,遭到八路军伏击,敌军死伤100余人。雁门关伏击战一度切断了日寇的交通命脉,有效配合了正面防守的友军。

  经过岁月冲刷和战争洗礼,雁门关已残破不堪。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雄关,是2009年当地政府在原址上重新修复的。

  二

  除了炮火烽烟,雁门关也有诗意的一面。

  长城是抵御游牧铁骑南下的有力军事设施,自然也就成了文人笔下用来鼓舞斗志和抒发爱国激情的常用意象。雁门关,这一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处在农耕与游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界线上,也必然会走入长城内外的文人视野。古人有“雁门情怀”,这种情怀指的是以雁门郡和雁门关为抒写对象而形成的雁门意象。

  雁门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不仅有以《杨家将演义》为代表的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广为流传,而且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许多与雁门相关的诗作。汉代张衡《四愁诗》中,所愁之一就是“我所思兮在雁门”,雁门关为汉之北疆,据史载,汉安帝时,鲜卑人常来侵略,掳掠人马,诗人以此为忧。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首《雁门太守行》,讲述唐朝与藩镇之间在雁门一带的战争,作者是有“诗鬼”之称的唐代诗人李贺。元和二年(公元807年),19岁的李贺拿着这首《雁门太守行》,敲开了文豪韩愈家的大门。韩愈看后击节称赞,接见了这位当时籍籍无名的文学青年,后来还在朝中不遗余力地举荐他。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很多借长城咏志的诗词,其中写雁门关最有名的一首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这是一首记梦词,上阕写梦境,下阕写梦醒,梦境与现实的差距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徒生无限感慨。记梦诗词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看似荒诞,实则悲凉。据清人赵翼统计,陆游的记梦诗词有99首。《楼上醉书》中也出现了长城关隘——松亭关,“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睡梦中听到收复沦陷已久的松亭关的消息,高兴地大叫起来。中国文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令人感喟!

  说到雁门文学,就不能不提当地的元代诗人书画家萨都剌。

  萨都剌生于代州雁门(今代县)。祖上随蒙古大军征服西域各国有功,得以镇守云、代,定居雁门。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萨都剌进士及第,授应奉翰林文字,开始宦游生涯。后升任南台御史,因弹劾权贵,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晚年居于杭州。游走在外,催生了他的诗情,留下诗作近八百首。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萨都剌写下不少反对战争的边塞诗,这是他的诗歌特点之一。萨都剌的边塞诗中的边塞情结不是很突出,不再以战争和离愁为主旋律,而是以更多的笔调抒写边塞风光和游牧生活,诗中充满了对边塞故乡的热爱。比如,他曾塑造了“燕姬”这一形象,《燕姬曲》:“燕京女儿十六七,颜如花红眼如漆。兰香满路马尘飞,翠袖笼鞭娇欲滴。春风澹荡摇春心,锦筝银烛高堂深。绣衾不暖锦鸳梦,紫帘垂雾天沉沉。芳年谁惜去如水,春困著人倦梳洗。夜来小雨润天街,满院杨花飞不起。”燕姬跨马飞尘,翠袖扬鞭,英姿勃发,一副典型的少数民族少女骑手打扮,与居于深闺的中原少女虽不同,但也有娇滴滴惹人爱的一面。在另一首《京城春日》中,豆蔻年华的少女形象更为突出,“燕姬白马青丝缰,短鞭窄袖银镫光。御沟饮马重回首,贪看杨花飞过墙”。“燕姬”是边塞诗中的一抹亮色,远离战争与苦楚,尽显一位邻家女孩的美好,这源于诗人胸中的温柔情愫。

  萨都剌的诗歌中最能体现故乡二字的当属雁意象,他的诗集就名为《雁门集》。雁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寓意,比如根据汉代画像石的图案,孔子见老子的时候就带着雁;雁还是传递信息的使者,寄托文人的思乡之情,如“鸿雁传书”“雁逝鱼沉”;雁声凄厉,有凄惨悲凉之情。《雁门集》中有诗云:“潇潇风雨客心孤,且尽尊前酒一壶。夜半酒醒愁又到,一声白雁下平湖。”描写萨都剌独自赴任途中,夜晚一声雁叫,内心便涌起思乡之情。

  三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阑中马正肥。

  战争远去,和平到来。雁门关地处南北通衢、东西要路,是商旅贸易和民族交融的重要通道,有“旱码头”之称。明代边将方逢时《塞上谣》对此有生动描写:“雁门东来接居庸,羊肠鸟道连崇墉。关头日出光瞳昽,于今喜见车书同。商旅夜行无春冬,南金大贝辇相逢,越罗楚练纷蒙茸。车频脂,马频秣,朝关南,暮关北。胡姬两两颜如花,入市时能歌贾客。”这首诗很好理解,描写了雁门关长城一带民族和好、商旅往来、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

  古代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地区通过雁门关通商互市,形成了两条重要商道。在雁门关地利门外,立有一块“分道碑”。这是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代州知州为规范此处交通秩序而制订的规则,规定南来车辆走东路,北往车辆走西路,避免相互碰撞。可见,当时商贾络绎不绝的盛况。清末,为改善雁门关商道的交通状况,上千家商行商号参与集资修路。代州古城内分布着大小商号300余家,其中有50多家票号、20多家当铺……中原商贾从全国各地采购的货物,经雁门关运出。

  伴随战争、互市、通婚的,是一次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之间的碰撞交流,在经济生活、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变化中,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关城依旧在,几度雁归来。夕阳西下,余晖渲染着群山,这一刻,一切华丽的辞藻都黯然失色。雁门关下,是李牧凯旋之路,是昭君出塞之路,是文姬归汉之路,是战争与和平之路,是民族大融合之路。

  万里长城雄关立,长城不仅是建筑奇迹,还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闪耀着深厚的文化魅力,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如今,雁门关已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保护长城、传承文化——人们再次携手,让长城说话,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赵威)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93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