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
发布时间:2024-05-2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监察委员会
为国者,以民为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亲切朴实的话语,鲜明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质,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为全党更好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
江山万里,人民至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一部党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艰辛探索的历史,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有力实践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这不是以资本为中心、少数人的现代化,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人心所归,惟道与义”的现代化。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从追求“有没有”转向更加注重“好不好”,并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升级化等新趋势。把“民生为大”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视野下,要求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高质量发展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此同时,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要以发展思维看待补齐民生短板问题,善于从群众期盼中找准发展契机,把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空白点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民生与发展相互赋能,实现稳增长和惠民生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为大”最终还得落细落小,“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只有把每一句承诺、每一幅蓝图、每一个愿景,都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化作真抓实干的实践,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级党组织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书写好民生答卷的“一笔一画”。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根本政治立场,下更大气力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搬掉这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绊脚石”。既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严肃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障党的好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又坚持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严肃查处与民争利、动群众“奶酪”的“蝇贪蚁腐”,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gdjct.gd.gov.cn/zhyw/content/post_1992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