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纪检要闻 > 正文

家风故事│父亲心中的一杆秤

发布时间:2024-05-23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民,他就像脚下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一样耿直沉默,他不善言辞却坚守原则,他往往不会跟子女说些大道理,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也摸索出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正如他所说的,“做人心中要有杆‘良心’秤。”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因为要给我和哥哥赚取学费、补贴家用,父亲有时会跟村里人一起到隔壁县城帮人砍甘蔗以此获得劳务费。

  

  有天一大早,父亲便组织村里几个壮劳力一起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出发,他们整整忙碌好几天,才把地里的甘蔗砍完,父亲和工友们高兴地拿着雇主结算的工钱回了村。在工钱分发过程中,发现多了2张绿油油的百元大钞,在那时足足抵了他们一行人2天的工钱。于是便有人提议不如把这多出来的200元钱平分了,反正雇主也不知道。但当场就遭到父亲的反对,他说道:“不是我们务工赚的钱怎么能拿,应该给人还回去。”经过父亲的耐心劝说,大家伙都同意把钱还回去给雇主。在那个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父亲蹬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足足花了一天的行程将多出的200块钱送还回去。

  

  正是因为父亲忠厚老实、性格耿直,村里人都愿意跟着父亲一起做事。父亲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着身边的人,更是影响着我的成长。

  

  上初中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自愿购买校服,周末回家我便跟母亲说起此事,当时家庭经济比较拮据,母亲有些为难,于是答应下次再给我购买,我也只好作罢。学校在了解到我的家庭情况后,免费为我订购了一套校服,领到校服时我和母亲都很高兴,但父亲知道后却沉默地锁起了眉头,一言不发。后来,他对我说道:“这是公家的钱买的,我们不能拿,不能给公家添麻烦,爸爸再想想办法。”当天,父亲去跟亲戚借了40块钱,郑重地交给我,让我在返校时再拿给班主任。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尽管父亲留给子女最好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最朴素的道理:心中的“秤”虽然看不见,但要在做人做事时,用它称量得失和良心。

  

  时光荏苒,后来,我走上不同的岗位,每每困顿迷茫时,总会想起父亲朴实的话语,它们使我清醒、顿悟,为我拨开迷雾,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要脚踏实地、清清白白,不要让心灵的“秤”失去了平衡。

  

  心中有秤,进退有度。如今,我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父亲留给我的家风让我时刻保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促使我抵御诱惑、砥砺品性,心如磐石,奋勇前行。(忻城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


原文链接:https://www.gxjjw.gov.cn/staticpages/20240522/gxjjw664dbe33-1906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