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风雅丨如何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朱熹有话说→
发布时间:2024-06-17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
“立志不定,终不济事。”一代大儒朱熹用这句话,教育学子们读书成才必须先立下志向,扣好学习的“第一粒扣子”。 事实上,朱熹也是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入仕为官,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从政期间,无论官场风气是否清正、个人处境如何艰难,朱熹始终坚守初心、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其官德思想也得到了后世官员的倡导。 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朱熹是怎么做的呢? 视民如伤 青年朱熹入仕后,先被任为泉州同安县主簿。就职之始,他就在官署大堂上悬挂了一面“视民如伤”的牌匾。 《左传》有言:“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国家想兴旺,就要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这就是它的福德。朱熹将“视民如伤”悬示于众,不仅是提醒自己,更是以此接受百姓们的监督。 朱熹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正经界”,确定田亩、均平赋税;发布《劝农文》《申谕耕桑榜》等系列文告,劝导农民不误农时、勤力务农;赈济灾民,梳理整改赋税政策。他的亲民、爱民、为民之心由此可见。 朱熹曾说,“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他清楚,入仕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为官必须做好甘于平凡、敢于斗争、不畏辛劳的心理准备。 朱熹上任后也是这么坚持下来的。当时南宋官场迎来送往的风气较重,有一定级别的官员路过本地,本地主官往往会送些路费。朱熹对此十分气愤,“某间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朱熹对此类现象进行了严查,改善了主政地区的风气。 独士守寒栖,高斋绝群想 “独士守寒栖,高斋绝群想。”这句诗是朱熹年轻时所著,是其心志的写照——士人高处独居,守着清贫的茅房,更断绝了各种杂念。朱熹一生朴素勤俭,他端居穷巷,困守微官,清心寡欲,克己奉公。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11月,朱熹到女儿家探亲。女儿家中没有好点的食材,只能勉强东拼西凑做出一顿“葱汤麦饭”。女儿满脸愧色,朱熹却很是欣慰,又索纸笔题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朱熹不仅以清廉勤俭要求自己,也身体力行,塑造这种好家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入仕之初、从政之始,唯有心怀许身国家、勤政为民的抱负,扣好“第一粒扣子”,才能廓清迷雾、坚定志向,在淬火历练和严峻考验中砥砺前行、追逐梦想。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06-12/18115406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