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石挺立
发布时间:2024-07-22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
泉州古城通政巷内,有一座精致大气的闽南古厝,依稀可见旧时的繁华光景。
古厝的主人为清代泉州人苏廷玉。苏廷玉(1783年—1852年),字韫山,号鳌石,历官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署四川总督加兵部侍郎衔,晚年于泉州古城通政巷内定居,故居与明代隆庆年间榜眼、官至礼部尚书的黄凤翔府邸相距不远,一条小巷内出了两个名人,亦是美谈一桩。
苏廷玉的早年经历充满励志的意味。1783年,苏廷玉出生于泉州府同安县(在今厦门)一个贫苦家庭,幼年丧父,但他志存高远,凭借着自己的勤学不怠,进入了当时著名的玉屏书院学习。书院山长郭韶溪对这个寒门学子非常认可,给出了“此子贫而傲,苦而坚,他日成就岂可量耶”的评价。
果不其然,天资聪颖而又勤学苦读的苏廷玉二十五岁中举人。1814年,苏廷玉中进士,不久授刑部主事,由此进入仕途。离乡赴任之前,苏廷玉在家乡澳头村捐建了一座石桥,题名为“双清桥”,既方便百姓出行,又是苏廷玉对自己“为官清正、为人清白”的勉励。源起于这座“双清桥”,更由于苏廷玉的勤勉正直、清廉爱民,苏廷玉“双清”的美名流传在民间。
在刑部任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初涉官场、对律法不熟悉的苏廷玉保持勤于学习思考的习惯,细研条文,用心断案。
在《从政杂录》自序中,苏廷玉说:“凡词讼到官,以结之迟速为拖累之轻重。两造(原告与被告合称两造)株待则四民各废职业,而其家之父母兄弟妻子心亦不安……只此积压拖累,民已不胜其苦,官已大作之孽矣。”民间有一系列解决矛盾纠纷的机制,不到迫不得已时,一般不会对簿公堂。苏廷玉审理案件尽量不拖延,及时解决,让涉案各方心服口服,赢得百姓赞誉和信任。
1833年苏廷玉调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他在四川工作了七年,与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情谊。
1838年,成都米价暴涨,当地人心惶惶。苏廷玉冷静分析,认为并无天灾而米价高涨,必是有不法奸商囤积居奇,于是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调运粮食至成都,增加市场供应以平抑米价,另一方面要求各州县用心巡察,一旦发现囤积居奇的米店,立即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并规定了粮价上限,责令这些米店限价售粮。多措并举之下,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成都市场上的米价就下跌了,救活百姓无数,而他却废寝忘食,以至于两个多月内便“须发全白”。此举让当地百姓深受感动,苏廷玉离任之时,百姓纷纷前来送行,很是不舍。
苏廷玉要求身边的人“做好人,说好话,读好书,行好事”,这“四好”箴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写照。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退居乡中,他都以“四好”要求自己。
1840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之年,苏廷玉已不在朝为官,回到乡中。他关心时事,力主抗击外敌,在福州五虎门招募壮士,进行训练,充实防御力量,又捐资在泉州海岸线构筑防御工事,防止英军窜犯。
因志同道合,他与林则徐、陈化成成为挚友。他支持林则徐禁烟的主张,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遣至新疆,在此期间两人仍保持密切的书信往来,时常探讨时事。而苏廷玉与陈化成既是同乡又是多年好友,情谊深厚,1841年9月,英军攻陷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壮烈殉国,陈化成在写给苏廷玉的信中说:“设事机不测,亦必以死继之!”1842年6月,陈化成在吴淞之战中牺牲,苏廷玉悲痛不已,情难自禁地写下“公死不死,公如生时,热血满腔,英灵千古,国事孔殷,忠魂来补”的祭文哀悼挚友。
晚年,苏廷玉致力于公益事业,捐修了考亭、文昌庙、尊经阁等文教场所。他笔耕不辍,写下《从政杂录》等著作,还将对子孙后代的教诲整理成《苏廷玉家诫》一书,每一句叮嘱都体现“说好话”的理念。“相让是美德,相争是恶德”“能读书明理,处事通达,才是好公子”……这些简单却深刻的道理是他对后代的期望和嘱托,是他传承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在苏廷玉的家乡澳头村,一块刻着其自书名号“鳌石”二字的石头至今保存完好,字迹遒劲有力,恰如苏廷玉的一生,如坚硬的石头挺立。(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cms/html/fjsjwjw/2024-07-19/7112165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