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英雄
发布时间:2024-10-28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花山寨会议,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指示,红二十五军决定进行战略转移。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2980余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北上,12月4日,到达卢氏县叫河一带(今属栾川)。
此时,国民党军已在卢氏及其周边布设“铁桶阵”,红二十五军处境凶险。进入陕南必经之路朱阳关、五里川一带,三天前已被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占领封锁,后有国民党10个团的兵力从栾川、庙子镇出发尾追,对我军形成前后合围之势。
危急时刻,红二十五军决定另寻小道、避开敌军,尽快进入陕南商洛山区。在多方寻找道路无果之际,红军手枪团战士在卢氏县横涧乡青山集市巧遇货郎陈廷贤。
手摇拨浪鼓、挑着货担子的陈廷贤,时年23岁,为了生计挑担奔走,叫卖糕点。
“我给你们带路。”陈廷贤亲眼见到红军买粮付款、纪律严明,是人民的军队,便主动提出为红军带路。陈廷贤对同为山西老乡的军长程子华说,他知道一条鲜为人知的“油盐”小道,能绕过朱阳关、五里川走到陕南。红二十五军领导当即决定,由货郎陈廷贤带路,快速隐蔽行军。
12月5日凌晨,红二十五军声东击西,派小分队到20公里外的朱阳关“号房子”,佯装由朱阳关入陕。主力则由陈廷贤带路,从叫河出发,翻过姬家岭,到大石河村后转西北方向,沿着“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脚不干”的深山峡谷隐蔽前进。部队出峡谷沿洛河南岸西进,当夜赶到横涧乡下柳村望云庵一带露宿。12月6日,在陈廷贤的带领下,红二十五军走过“三十里路七架山”的羊肠小道,翻越柏盘岭到达双龙湾镇河东村,当夜露宿河东村。战士还在村后崖壁留诗一首:“民国世事不太平,东山有战西动兵,要得黎民把福享,遍地瓜落满地红。”遗迹至今犹存。12月7日,红军两路行进,侧翼从徐家湾乡经石断河,过官坡镇沙沟村,翻越狗爪垠到达兰草村;主力则由陈廷贤带路翻大夫岭,出茄子河,经香山庙村,过官坡镇,抵达兰草村,红二十五军军部驻扎在兰草村关帝庙。正当国民党军疑惑不见红军踪影时,12月8日晨,红二十五军在豫陕交界处铁锁关击溃守关民团,进入陕南境内。国民党妄想聚歼红二十五军于卢氏群山的企图彻底落空。
带路四天三夜,告别时,陈廷贤谢绝了红军给的15块大洋酬劳,仅收下一张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联署的纸条,留作纪念。
此后,陈廷贤因给红军带路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1957年,他申请入党时,向党组织汇报了为红二十五军带路的事情。1984年1月,陈廷贤在卢氏县城去世。
革命胜利后,红二十五军走出了97位开国将军。当年的军首长并未忘记陈廷贤,只因陈廷贤是山西口音而被误记作“陈廷献”,几十年间数次寻找未果。1985年中央军委派人到山西、河北、河南遍查,最终在卢氏县获悉“带路货郎”陈廷贤去世的消息。
1996年卢氏县委、县政府为陈廷贤立了墓碑,碑上刻着红五星,铭记他的功绩。《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用300字记述了货郎陈廷贤为红军带路的传奇故事,由此,他被称为“军史布衣第一人”。(张海军 李海萍)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27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廉吏故事 | 佘勉学:忠直无私 不畏权奸
- 下一篇:我住瓯江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