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正文

杨靖宇将军从开封出发

发布时间:2021-04-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时隔98年的今天,我们仿佛又听见杨靖宇登临岳飞“点将台”放声吟歌。

  在古城开封解放路北道门段路西,矗立着一座刻有“杨靖宇将军读书处”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石碑。这里是原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的旧址(1959年更名为“开封市第二中学”)。院里,有一幢民国初期的建筑,便是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当年求学的校舍。院子深处的花园里有一座亭子,是为了纪念杨靖宇将军而修建的。后院当时有一个土台,相传是抗金名将岳飞在汴梁城的“点将台”。杨靖宇从小就对岳飞十分崇敬,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地激励着一颗少年心,他常常登临高台吟怀自己的报国大志。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辉煌而光彩夺目的。沿着红色的足迹,让我们一起探寻英雄成长的那段历史——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5年,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1923年8月,杨靖宇以优异成绩从家乡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考试命题作文为《劳工神圣论》,他的文章笔力雄厚、主题鲜明、论理晓畅、见识独到,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中国广大劳工的尊重和同情,歌颂神圣的劳动,深受老师赞赏。杨靖宇在这里求学三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思想发生了飞跃。开封,是杨靖宇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起点。

  开封在当时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23年开始,共产党人李大钊、王若飞、萧楚女等先后来到开封,以中州大学为中心,宣传马列主义。杨靖宇所在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距中州大学很近,师生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各种进步书刊在秘密传播,各种进步思潮在暗暗涌动,各种进步组织在逐步发展。杨靖宇和一些进步师生一起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向导》《中州评论》等进步刊物,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新理论和新思潮,传播马克思主义。杨靖宇早在1923年就参加了由李大钊发起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5年6月,全国声援上海“五卅惨案”运动爆发后,杨靖宇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参加了反帝运动示威游行,他向群众大声疾呼︰“我们再不能这样忍受下去了,我们再不能任凭那些帝国主义刽子手任意枪杀和逮捕我们的同胞。起来吧,同胞们!全中国人民都站起来,举起铁拳,拯救我们的祖国,拯救我们的命运!”革命斗争的历练,使杨靖宇更加坚定追求进步的信念。在他的灵魂中也深深埋下了他日后赴东北抗日的火种。

  1926年秋,杨靖宇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杨靖宇被开封的党团组织派往家乡从事革命发动工作,由此,开始了他职业革命家的生涯。之后,杨靖宇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6年,受党的指派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和政治委员。抗日联军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到处打击日寇,日益发展壮大了抗日队伍,歼灭了大批日伪军,声威大震,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杨靖宇“这个名字也在人民群众中到处传诵,成了抗日的一面旗帜,东北人民的希望,使日伪军闻风丧胆。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寇为了清除东北抗联这个心腹之地,巩固其东北后方基地,调集力量向抗日联军各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以“万元悬赏”捉拿杨靖宇。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身边仅剩的两名警卫员朱文范和聂东华英勇牺牲。敌人从他们身上发现了“杨靖宇印”,于是调集600多人的讨伐队进山“围剿”,身患重感冒的杨靖宇陷入绝境。他只身一人,忍着病痛和饥饿,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他还要对付大批敌人的追击。几天来,杨靖宇粒米未进,除了扒开冰雪揪一把枯草充饥,最后只能从衣服上撕下棉絮,蘸着雪水,支撑生命。23日下午,由于叛徒的告密,杨靖宇被敌人包围于濛江保安村三道崴子。面对顽敌,他巍然屹立在一棵参天的青松下面,临危不惧,紧握双枪沉着应战。敌人的一阵阵劝降声随风狂呼,然而正义的回答却是一发发仇恨的子弹。激烈的战斗持续二十分钟,将军的左手腕中弹,他就用右手继续还击,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将军的胸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倒下,35岁的伟岸身躯紧紧地依着这棵青松,雕塑成一座民族英雄的丰碑!一个打不倒的民族之魂永远挺立着!

  残暴的敌人割下了杨靖宇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讨伐杨靖宇的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听到“杨将军肚子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枯草和棉絮”,当时就愣住了,沉默良久,对着已经没有头颅的杨靖宇将军遗体庄重地敬了三个军礼!敌人震惊了,胆破了,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伟大民族!

  杨靖宇牺牲之后,为纪念这位骁勇善战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1946年2月14日,濛江县正式更名靖宇县。

  1992年4月1日,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杨靖宇当年就读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用中英文字铸刻的“杨靖宇将军读书处”标志碑,就矗立在青年杨靖宇经常读书的土台旁边。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原开封市第二中学的老教师和党员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校友,自发捐款雕刻了一座杨靖宇将军的半身像……于是,开封这座千年帝都又骄傲地镶嵌上了一朵血红的“英雄之花”——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从此,英雄的精神,激励着古城开封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奔赴国家建设的滚滚洪流。

  “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杨靖宇铿锵的脉搏,与开封共振!与中华共振!这正是:从开封出发,头断救家国,血染丹心萦浩气;赴东北抗联,碑挺直脊梁,胸播火种洒春光!(开封市纪委监委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 周英)


原文链接:http://www.hnsjct.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lzwh/xl/articleaa776c97e4c94ff0b3ea2527265bc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