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深度关注 | 黄金周揭示经济发展基本面

发布时间:2021-10-09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黄金周揭示经济发展基本面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解读“十一”大数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薛鹏

  

  国庆期间,人们在上海豫园九曲桥上游玩。“十一”黄金周,各地消费市场活力涌动,迎来火热人气。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今年“十一”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首个国庆黄金周,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安全过节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这个金秋假期,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释放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

  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防控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假日消费的热情和潜力?“黄金周”的旅行和消费数据说明了什么?记者约请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轻旅游”“微度假”等升级旅游模式流行,红色景点、主题乐园、博物馆等备受欢迎

  旅游已成为中国民众节假日消费的重要内容。受7月和8月疫情影响,不少人的暑期旅游需求没能释放。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补偿式”出游意愿强烈,旅游消费市场迎来了新鲜气息。

  国庆假期,正值北京密云水库开库捕鱼,花鲢、白鲢等鲜美的水库鱼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尝鲜。除了鲜美的鱼,环密云水库自驾游、登云蒙山远眺、入住当地特色民宿、体验农事活动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据统计,假期前4天,北京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240.2万人次,同比增长55.6%。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十一”黄金周,人们的假期休闲模式也在悄然改变,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渐成潮流,不少人选择感受身边的“诗和远方”。

  国庆长假首日,携程平台发布出行数据显示,出行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省内游订单占总量订单一半以上,本地游、周边游趋势明显,乡村旅游、租车自驾游等备受青睐。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数据显示,车程3小时以内的本地及周边游占国庆长假出游订单近六成,各地周边游预订环比大涨超380%。

  本地游、周边游,哪些景点项目人气高?

  红色景点备受青睐。马克思手稿、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场景、朱德使用过的手枪……国庆假期,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迎来参观热潮。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10月1日到6日,已有近万名游客前去吊唁、献花,而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入口处,每天都排起参观长队。

  主题公园热度攀升。国庆前夕开业的北京环球度假区,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新热点,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消息,长假前4天北京环球影城共接待10.5万人。在支付宝发布的国庆消费热门景区榜中,华强方特、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环球影城分列前三。

  人文考古风潮正盛。美团平台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115.5%;飞猪平台上,博物馆、非遗及文旅融合类商品订单量环比涨超15倍。

  数字化等新技术,让不少人体验到不一样的景色。浙江杭州博物馆启用AR眼镜导览,结合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重现古建筑群遗址,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

  ■专家点评

  李仲广:随着疫情形势的稳定,居民出游意愿明显提升,旅游市场处于稳步复苏通道。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城镇居民每年出游频次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也成为旅游大军的一分子。假日经济让发展的成果进一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旅游权利的新局面。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2021年中秋和国庆假日期间居民出游意愿分别为28.62%和39.36%,较去年中秋国庆假期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

  文旅消费持续火爆,新消费业态提升黄金周消费含金量

  新品牌新产品亮相、发放离岛免税购物优惠券、推出低折大促销……海南,向来是假期热门目的地,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能听涛看海,还能尽情享受“买买买”的快乐。国庆假期第一天,在位于海口市的日月广场免税店,化妆品、酒水、电子产品等销售区人气颇高,不少柜台前,等待支付的消费者排起长队。

  随着进口渠道拓宽、免税购物政策更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也能轻松选购来自全世界的琳琅商品。由于国外疫情不稳定和国内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更多优惠,离岛免税品这一“海南特产”在“十一”黄金周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海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10月1日至5日,海南离岛免税品销售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并带动店内有税商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消费增长,离岛免税店5天揽金超过13.9亿元。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民众消费信心增强,“十一”假期消费在回暖中提档升级。假期消费向个性化、深度化延伸,露营、冲浪、潜水等新兴小众文旅消费兴起。

  美团平台搜索数据显示,露营搜索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长744%,冲浪搜索量同比增长188%,潜水搜索量同比增长53%。飞猪平台冲浪、潜水预订量环比涨超200%,帐篷、露营环比涨超14倍,徒步、攀岩环比涨超13倍。

  观看演出、电影同样是假期文旅消费主流。主旋律影片《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掀起观影热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18时,国庆档期总票房突破37亿元。《长津湖》累计票房已突破29亿元,《我和我的父辈》累计票房突破9亿元,两部影片观影总人次突破8000万。

  消费需求多样,消费新业态也更多元,“首店经济”、体验式、沉浸式等新的消费模式不断涌现。众多“首店”门口,民众排起长龙前来打卡。

  ■专家点评

  李仲广:文旅消费是假日经济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假日经济的精神生活比例和质量。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假日经济中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假日不仅满足了国人的物质生活,也让更多人有时间、空间去追求文化素养的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持续升级的业态模式同样在假期消费市场上大展身手。文旅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假日经济不光带火了旅游消费,也让更多相关产业受益。例如,广大乡村成为旅游季节特别是假期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毕业的大学生和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创业。假日经济不仅拉动了内需,促进了消费,也在多个层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防得住才能放得开,文旅消费火爆离不开“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疫举措的保驾护航

  10月7日,一则来自新疆伊犁的消息引发关注,因霍尔果斯市突发疫情而滞留在当地的人员开始有序离开。

  “十一”期间,全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但新疆霍尔果斯市等地出现局部散发疫情。在综合研判后,对于滞留人员只要是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正常、14天之内无霍尔果斯市和62团旅居史的疆外滞留旅客,可乘坐飞机或自驾车辆离伊。

  出现散发疫情后,充分研判并精准施策正成为各地的常规处置方式。同一天,黑龙江也传来消息:“本次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外溢的风险基本消除,本土扩散的风险基本阻断,再次引发规模性疫情的风险较低,疫情进入收尾阶段。”

  同一天,福建莆田宣布全面“解封”,全域转为低风险,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内设立的各种查验点全部撤除,全面取消了全市国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查验点,恢复正常交通通行。

  只有防得住,才能放得开。疫情防控是假日经济活力的强有力保障,防控到位才能营造安心的节日环境、激发出强有力的消费能力和潜力。被反复证明正确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疫举措,再次被运用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旦发生局部疫情,立即从常态化防控转到应急处置,迅速组织核酸检测。确定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后,确保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在2天内、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在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精准锁定“包围圈”,除了划定高风险、中风险地区,还设置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周边区域、其他区域4个“圈层”,各“圈层”都专门制定防控细则,最小封控单元精准到一栋小区居民楼,将疫情影响尽可能降低;

  绿、黄、红,健康码更精确预警;限量、预约、错峰,出行指引更精准有效;就地过节与外出旅游精准施策……抓防疫和促发展,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中国实践中,逐渐找到破解难题的平衡点。

  ■专家点评

  李仲广:文旅消费市场的火爆离不开疫情防控严格、安全保障有力。景区、公共文化场所普遍实行实名预约、扫码入园、刷脸通行、无接触服务、机器人送餐等,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分流,降低人群聚集可能导致的疫情扩散风险,“无预约不出游”成为游客普遍共识,“预约、限量、错峰、有序”成为旅游出行新常态。同时,数字技术将现实引入虚拟,旅游目的地从线下走上云端,数字文旅成为游客消费新场景,在满足游客对消费内容要求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消费的升级。

  除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做好客流管控、突发事件预警、景区目的地综合服务等各项工作,保障市民和游客出行安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比如,浙江杭州西湖西溪景区上线“西湖西溪交旅融合协同场景”,断桥人数超过700即触发预警,通过数字赋能合理疏导人流车流。应对新晋网红“上海前滩太古里”大客流,交警部门布置大量警力全力以赴确保秩序平稳。

  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国旅游业发展也因此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疫情无疑加快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政策,为我国旅游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动能。疫情期间,旅游业面向服务品质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创新动能,正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无论是疫情期间在线游戏、阅读、文博、云旅游等新型消费的快速增长,还是假期旅游休闲消费的有力复苏,都让我们看到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动能正在积聚。

  “十一”黄金周消费揭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湖北消费券又来了!延续假期‘买买买’的快乐,10月7日20时,国庆档第二批湖北消费券即将正式投放”“鼓励商场、超市、餐饮企业发放消费券!厦门全链条加大消费、旅游、会展扶持力度”……作为“四两拨千斤”的刺激手段,发放消费券不仅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改善居民生活、引导消费习惯,对于支持本地餐饮、旅游和生活服务等行业也具有积极作用。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多地发放消费券,鼓励群众消费。

  内需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目前稳定经济基本盘中发挥支撑作用,而且在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中也要发挥关键作用。“十一”黄金周消费的火热,折射出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数据显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大局稳定。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一季度5%的增速水平。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名义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2%,略低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

  ■专家点评

  李仲广:“十一”黄金周的火热背后,依托的是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的需求潜力。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假日经济对于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中国老百姓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越来越需要更高品质的生活,释放这些幸福感的假日经济已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同时,假日经济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国人素质的提升,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开花结果。


原文链接:http://www.hbjwjc.gov.cn/xwtt/1326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