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须刨根究底
发布时间:2022-01-15 作者:佚名 来源:秦风网
《朱子语类》中记载:“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讨甚病谤也!”意思是,头痛就治疗头,脚痛就治疗脚,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不要放着已知的病不管,反而去寻找其他的病。就治病而言,若只是头部、脚部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确是对症下药。但大多数时候头痛、脚痛只是病症表象,病根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病变引发的,那这种所谓的“对症疗法”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治病讲究标本兼治,处理问题也同样如此。若只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不观全貌不究根源,就难以正本清源。因此,解决问题须刨根究底。
“刨根究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从全局上把握问题。只见局部不看整体,就难以明断“病症”。在工作中,少数同志处理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并不鲜见,把一些“从属关系”的问题按“并列关系”去对待,明明解决了大的问题,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却总因“看不全”而把功夫下在一些枝枝蔓蔓上,做些无用功。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只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撒手,就难以掌握问题的全貌,只能被动地让问题“牵着鼻子走”。因此,只有学会放眼全局,善于通盘思考问题、系统梳理问题,而不是如“盲人摸象”般摸到哪算哪,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如果只看现象不究本质,就难以找准“病因”。现实生活中,“哪儿痛治哪儿”的解决问题方式并不少见。比如,当个别官兵思想行为出现波动偏差时,要么对其进行一通“狂风暴雨”式批评,要么“简单直接”责令其写检查作检讨……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究其原因,是没有抓根源性问题、找深层次原因,导致隐患长期存在。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要透过“头痛”“脚痛”这些问题表象,由表及里、抽丝剥茧,找出诱发病痛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根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处理问题之余,还应防患于未然。春秋时,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通医术,哪个最好?扁鹊回答:长兄扁鸦最好。魏文王不解:“扁鸦的医术高明在何处?”扁鹊说:“当年我父亲临终前传下两本医学秘籍,一本《治道》传给了我,所以我善治已患之症,一本《防道》传给我兄长扁鸦,因此他擅治未患之症。”魏文王大悟。这则故事说明,善治已病虽可解燃眉之急,但实际功效却远不及善治未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不但成本低,而且疗效更加彻底。同理,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学会善于治已病更要学会治未病,努力练就从细枝末节处发现隐患、从零星个例中总结趋势的本领,在抓早抓小中将隐患苗头防于未萌、止于未发。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7063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练好理论思维的基本功
- 下一篇:巡察微故事 | 对一枚印章刨根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