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文化 > 正文

中国风物 | 杨柳依依

发布时间:2022-02-26 作者:佚名 来源:秦风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伴随一首《送别》曲,一群人手捧发光的柳条枝,缓缓行进。走过之处,微风轻拂,柳枝摇曳,柳絮漫天飞舞,飘到人们手中……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环节以独具传统文化内涵的演绎,展现了中国人传承千年的送别方式,如梦如幻,唯美浪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中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惜别思念画面:当年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归来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借景写境,依依之情跃然而出。

  因为“柳”与“留”谐音,在中国古代,送行者用柳枝这一意象,将临别的万千心情道尽。记述秦汉都城建设的著作《三辅黄图》上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灞桥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曾十里长堤栽满柳树,自汉以来,送行者皆至此桥,折柳赠别。

  古人出行常在春日,杨柳又恰是报春的使者。李白有诗云:“春风柳上归”;杜甫有诗云:“漏泄春光有柳条”。冬日一过,杨柳就率先抽条吐翠,在暖煦的和风中轻舞摇曳……

  因为柳树沾满春色,我国古代很多春日的节令,都用柳枝来作点缀。立春后的寒食节,人们插柳成俗,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古代的清明节又称“柳节”,人们到郊外踏青,轿子用柳枝杂花装饰,这一天不论男女,头上都要戴柳,说是“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即清明折新柳戴在头上,可使人一直年轻。

  杨柳在民间深入人心,在古代官府也颇有分量。史料记载:晋代陶侃任武昌太守时,曾诸营遍栽柳树,都尉夏施盗了一棵私植于己门。陶侃见后,就责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官柳,何因来此?”夏施惶怖谢罪。以后,柳树就有了“官柳”的别名,意在告诫为官者要公私分明,不可营私舞弊。

  柳树耐寒,生命力极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移植插之有水即活。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在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如今已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柔枝曼妙、青翠繁茂,杨柳自古就是美化环境、福荫一方的优良树种。唐代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时,曾大力提倡百姓植柳。数年后,全城绿柳成荫,蔚为壮观。如此善政惠民,可他仍作诗谦虚地自嘲:“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因为耐贫瘠、耐干旱,杨柳又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生态树种。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看到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他便动员军民遍栽杨柳,名曰道柳。为保证树木的成活率,他还要求栽种人在所栽树上挂上刻有自己姓名的牌子,如果出现枯死便于倒查责任。几年之后,当地生态明显改善,“千里陇原,柳絮娜娜”。人们称那些柳树为“左公柳”。左宗棠的老部下也是同乡杨昌浚路过时触景感慨,写诗赞道:“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杨柳朴实平凡,但坚韧顽强,古今爱之者甚众。晋代陶渊明除了爱菊,亦以柳为友,他在宅边亲手植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杨柳内敛不争之品格恰如其性情。他视柳如己,在《五柳先生传》开篇便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可见一斑。

  漫画大师丰子恺有个称号叫“丰柳燕”,因为他最常画的就是柳树和燕子,春柳、夏柳、湖畔柳、屋后柳、陌上柳、月下柳、风中柳……在他的笔下,杨柳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色,而是春天的生机、坚韧的精神。丰子恺还特撰《杨柳》一文大赞杨柳的品质,他说:“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


原文链接:http://www.qinfeng.gov.cn/info/1874/17494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