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纪律教育 > 正文

兄弟如何相处

发布时间:2021-03-10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於九族,皆本於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颜氏家训•兄弟》

  【小识】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里,首谈教子,接着就谈到兄弟,是颇有深意的。因为作为一个家族来说,古代聚族而居是常见的现象,如果分家,那力量就单薄了。所以,就连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在遗嘱中都专门叮咛儿子们不能分家。

  既然兄弟不能分家,但都要结婚生子,那矛盾如何化解?妯娌如何相处?这都是关键的问题。处理不好,必然兄弟反目,甚至成仇。那就是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事情。

  颜之推从“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开始说起,有了人,就有夫妻,然后就有父子,当然就有了兄弟。一个家里的亲人,就这三者而已。所谓九族,都是来源于这“三亲”。所以,他特别强调对于人伦来说,这三亲是最为重要的,不可不重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没有妯娌的事情。在颜之推看来,妻妾是“雀鼠”“风雨”,是必须要警惕的对象。这充分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但要维护一个大家族的繁荣兴盛,兄弟要能和睦相处,作为妻妾的女性似乎必须做出牺牲,她们的个体尊严、自由,是无法谈到的。这也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家族制的原因吧。就连新儒家的大师熊十力,对家族制也是深恶痛绝的。所谓的“三纲五常”,“三纲”就是为了维护帝制而设,其中的“夫为妻纲”就是限制女性的。至于后来的“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就更加变本加厉了。但对于颜之推来说,我们也要有同情之理解,毕竟那是中古时代。

  颜之推非常重视兄弟关系。他说,兄弟是“分形连气之人也”,意思就是形体虽不一样,但气息相通。接着,他充满感情地回忆兄弟幼时景象,父母左手拉一个,右手牵一个;这个扯着父母的前襟,那个抓住父母的后摆;吃饭是共一个案盘,穿衣是哥哥传给弟弟;学习是弟弟用哥哥用过的课本,游戏是在同一个地方。虽然有悖礼乱来的人,但兄弟之间是不会不互相爱护的。这段文字,颇富情感,读来动人。传统家族重视兄弟之情,可谓深矣。至于姐妹,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家训里是不会提及的。

  但兄弟总都要结婚,等到有妻子了,即便那忠诚厚道的人,兄弟间的感情不能不渐渐减弱的。妯娌比之兄弟,关系就疏远淡薄了。颜之推说,如今让关系淡薄者来决定关系亲密者之间的关系,这就好比给方形的底座配上圆盖子,“必不合矣。”只有相互亲爱,感情深厚,不为别人影响而改变的兄弟,才可以避免以上情况。

  但是何其难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周氏兄弟绝交的公案,依然在重复历史上的故事。

  鲁迅在兄弟绝交后创作了小说《伤逝》,没有在报刊发表,后来收在小说集《彷徨》里,才为世人所知。晚年的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不辩解说(下)》中说,那是伤兄弟之情,“《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我这样说,或者世人都要以我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受,相信这是不大会错的。”《伤逝》写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同年十一月三日又创作了《弟兄》,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二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三期。

  周作人晚年说:“我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的力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位编辑去八道湾11号约稿,周作人送他出门时指着院内的丁香说:“这是家兄种的树。”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在激烈的反传统的同时,内心依然有着强烈的家族意识。他坚持要在北京八道湾买一个很大的院子,期待弟兄三个住在一起。当然结果是悲惨的,他被赶出八道湾,周建人早已远赴上海。八道湾就成了周作人一家的豪宅了。(杨光祖)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3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