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发布时间:2022-11-16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①
②
③
④
图①: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讲话,他把张思德身上闪光的思想和品德精炼成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图为2021年8月11日,党员干部在位于陕西延安的枣园革命旧址西北侧“为人民服务”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图②:2022年10月21日,江苏南通如皋市城南街道桃北村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乡村”义诊活动。图为医务人员为群众进行免费健康义诊。
图③:2022年11月4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清水坪学校,跨千里支教的“夫妻档”教师易忠大和宋红霞,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图④:202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91万公里,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图为安徽黄山汤口镇高速公路如银蛇蜿蜒山间,气势磅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主持人: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
嘉宾:赵燕姣(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代生(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与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项目组合作,特约请专家对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予以解读,阐释其古典涵义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彰显恒久价值。本期介绍“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寄托中国人的政治理想
王学斌:《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寄托着中华民族至高愿景的古语,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绵绵流播,进入当代,并走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蓝图中。我们特邀两位先秦史专家就该理念的来龙去脉做一细细梳理,从而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古今之义,领悟其深刻意蕴。
赵燕姣:中国思想史的一条进路,是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入手,来追溯一个重要概念、思想的源流发展。
“公”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它最初或为象形字,乃深腹圆底瓮之形。在甲骨文中,公多指“先公”,即对祖先的尊称,如甲骨卜辞中有“勺岁于多公”的记载。殷周鼎革后,“公”多了一种爵称,成为一种高贵身份的体现,在西周文献及金文中,屡见周公、召公、毛公、益公、穆公之称。此时的“公”也可作尊称,如西周早期青铜器小臣宅簋的铭文说“扬公伯休”,“公伯”乃对伯懋父的尊称,“扬公伯休”的意思就是宣扬伯懋父的美德。
进入春秋后,“公”又成为了诸侯的通称,《尔雅·释诂》:“公,君也”,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等。至晚战国时期,“公”已有公共、公同之义,《韩非子·五蠹》:“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至此“公”也从最初的象形字,延伸出先祖、爵称、尊称、公共、公同诸义,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天下为公”的理念。
王学斌:《礼记·礼运》讲孔子在鲁国参加了腊月的祭祀,觉得鲁国尚能持礼,但已失去大道之实质,人心已不公,故而喟然长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对于一种思想的理解,要回到原典,原典出现的论述,往往也是有一个很悠远的思想脉络的。
代生:孔子认为,“天下为公”是大道之行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合理分工、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祖述尧舜”,他所认同的“天下为公”发生在尧舜时代,而禹之后,其子夏启得位,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就不能算作是“天下为公”了。尧舜任用贤能、禅让君位、爱护百姓的主要事例见于《尚书·尧典》。孔子之后的战国思想家们也多认同尧舜时期是一个有道德、有礼让、有次序的理想时代。
“天下为公”思想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西周就有这种思想了,如2002年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豳公盨记载了大禹治水后的“社会形态”,短短98字的铭文竟然6次出现“德”字,铭文所载“民好明德,顾在天下”的社会情况与“大同”世界有相近之处,包括重民、孝友思想,等等。这与孔子仰慕周公、推崇周文化的特点密切相合。
天下为公深刻影响中国古代政治
王学斌:《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是借孔子之口说出的,代表儒家的观念,但“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并非儒家独有。
赵燕姣:是的,先秦时代的其他诸子均表述过类似的观念,如《尚书》中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老子》中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庄子》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墨子》有“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荀子》有“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慎子》有“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故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甚至杂家《吕氏春秋》亦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据此可知,“天下为公”是先秦时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理念,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带有普遍倾向的一种文化与政治共识,而这种共识形成的背后却与一个大的时代潮流息息相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这不仅仅标志着王朝统治中心的变迁,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王纲解纽,列国纷争,礼乐制度不再被严格遵守,各种僭越之举更是屡见不鲜,“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开始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割据争霸的态势,到战国时愈演愈烈,时人曾慨叹邦国数量锐减之剧,“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今无存者矣,虽存皆尝亡矣”。另一方面各诸侯国君又骄奢淫逸、耽于享乐、任人唯亲。于是,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及文化语境之下,诸子百家有了一个共同的也是最朴实的诉求:尽快消弭无休止的征战,形成一个和平安宁的天下,于是“天下为公”思想便应运而生。
王学斌: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的思想,成为后世立国的宏规,对后世的治国理政都有很深的影响。
代生: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对古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天下为公”的意蕴主要稳定在对统治者的要求方面,并随着统治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天下观的变迁。
首先,秉承天立君为民的思想,要求执政者(包括君臣)承担政治责任而凝练出“以民为本”“以德治国”“任人唯贤”的原则,熔铸于儒家反复论说的若干范畴而成为古代中国的治理思想。西汉名臣谷永劝谏汉成帝:“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王者躬行道德,承顺天地,博爱仁恕,恩及行苇……”谷永的这一番话是对古代“天下为公”思想的高度凝练。“天下为公”成为劝戒君主的重要理据。
其次,随着王朝疆域的扩大、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天下观念随之变化,新的“天下”也纳入“天下为公”的统治范畴,需要统治者树立新的天下观和民族观。自秦汉始,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历代统治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如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绥之以德”“抚九族以仁”,主张“天下一家”“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种博大的胸怀恰是“天下为公”的具体表现,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盛世的重要原因。
天下为公在新时代得到了升华
王学斌:“天下为公”的思想,不仅在古代很有影响力,到了近代,它也成为中国人思考国家、民族前途的重要思想资源。这其中的脉络,标记了我们中国人近代的艰辛探索。
代生: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创作《大同书》,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和公羊学的“三世说”结合起来,提出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一切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这一设想对于认识封建帝制的腐朽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王学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地指出,“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这个目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要不受这种痛苦的意思,就是要共产”,“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要之,民有、民治、民享在儒家学说的“天下为公”中觅到了传统依据。
毛泽东读《三国志·张鲁传》时留下一段按语:“农民革命斗争,其性质当然与现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根本不相同。但有相同的一点,就是极端贫苦农民广大阶层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新的角度:中国的社会主义恐怕不完全源于外来。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本就有“梦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基因分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结合的过程,作为核心文化基因之一的“天下为公”毫无疑问是其中宝贵的中介性理念。
可以说,近代以降,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天下为公”的古典内涵被唤醒激活,并在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交融中孕育出新的时代价值。
赵燕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其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反复强调“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天下为公”这一思想得到了升华。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就曾指出:“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党的二十大再一次把“天下为公”写入报告,这不仅仅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又一生动例证,而且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大国担当。
王学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中提到“天下为公”。他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强调广大知识分子要有天下为公的情怀,须“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献计出力”。国际关系方面,他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代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探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之处,实现人民解放,坚持“为人民服务”,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天下为公”的理念和党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并付诸实践,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发展的文化资源。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抱负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对“天下为公”内涵的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天下为公”承载着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望。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09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