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斑斑 | 青山绿水中的廊桥
发布时间:2023-10-22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廊桥融入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为山水增彩,予行人方便。这是浙江庆元如龙桥。陈凯伦 摄
廊桥是带有廊顶的桥,为来往的行人提供避雨休息之所,既是重要的交通设施,又具有社交功能与审美价值。廊桥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着家乡,也连接着诗和远方。
廊桥融合工匠的技艺与典雅的审美
唐大和五年(831)秋,诗人元稹病逝。临终前,他委托好友白居易撰写墓志铭。事后,元稹的家人坚持要支付一笔“润笔”,白居易再三推辞无果,只好收下,转而尽数捐赠给了他与元稹多次结伴拜访的洛阳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以为纪念。白居易不会想到,文中的一句“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成了后世命名“廊桥”的关键所在。
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先生在西南考察时发现,每于山溪绝涧、泉瀑奔腾处,能看见“有桥亘如虹,上覆廊屋,饰以重檐,或更构亭阁,挺然秀出,极似宋人所绘栈道图,雄丽而饶画趣”。这种“木梁之上加构廊屋”的桥梁结构在当时并没有专称。于是他查阅文献,爬梳整比,最终根据白居易提到的“桥廊”二字,将桥上有屋、亭、阁等建筑物的桥梁统称为“廊桥”,沿用至今。
中国是廊桥的发源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建造历史。廊桥,有学者认为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蜀栈道,至汉朝出现了关于“廊桥”的记载并有廊桥构件出土。唐宋时期廊桥营造技术日臻成熟,不仅有木平梁廊桥、伸臂式廊桥、石拱廊桥等多种类型,北宋还诞生了廊桥中科技含量最高、建筑难度最大的木拱廊桥。
北宋初年,汴水上有多座有柱梁桥,漕运繁忙时常常发生撞桥事件,使得水陆交通阻断。宋仁宗正愁眉不展时,千里之外的青州城里,一个“有智思”的狱卒在太守夏竦的支持下,“叠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建起了一座无柱跨越的飞桥。后来,苏轼敬重的长辈陈希亮,将这项“创举”推广到了都城汴梁。很快,汴水之上架起了一座座“饰以丹艧,宛如飞虹”的虹桥,繁忙的水运不再为桥梁羁绊。今天,我们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画卷的中段,还能看到当时船过虹桥的壮观场面。
据考证,汴水虹桥使用的“贯木拱”(亦称“编木拱”)结构,与闽浙地区流传的木拱廊桥,在受力结构与施工技艺上一脉相承。古人建木拱桥时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将数以百根直木穿插交叠,纵横相贯,榫卯对接,成功解决大幅度拱跨的受力难题,不费一钉一铆,结构简单却十分坚固,这是中国工匠贡献给世界桥梁史的一项创造。
2008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雨水丰沛的地方,古人在桥上加盖廊屋,既可歇脚避雨、给人提供活动场所,又能增加桥体的稳定性,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远远望去,或如琼楼玉宇,或如腾龙出水,或如长虹饮涧,或如缺月欲圆,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走在廊桥上抬头看,你会发现屋顶处既没有灰尘也没有蛛网,古人巧妙借用了自然之力,桥两边的风雨板微微向外倾斜,每一次有风吹过,都会把廊屋清洗一遍。古人有云:“独飞溪谷千余载,风雨侵蚀永不朽。为民为客休安过,天下惟有木廊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廊桥与南方各地建筑特色逐渐融合,由简入繁,囊括屋、亭、台、楼、阁、殿、水榭、长廊等建筑风格,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也具有越来越强的艺术性,集雕刻、彩绘等工艺于一身,千姿百态,蔚为大观。
廊桥承载着人间烟火,也连接诗与远方
在中国,不管廊桥大小几何,每一座都袅娜着人间烟火,每一座都洋溢着文化气息。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唐宋之后,廊桥越来越多进入山区,成为乡村地区的公共建筑。尤其是南方绵延的青山和逶迤的水系中,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同形态与材质的廊桥,它们或者位于通衢,或者连接乡里。
从此之后,千山万水遮不住乡民的视线,重峦叠嶂也难挡商人的足迹。纷沓的马蹄声和频繁的珠算声成为主旋律,尽情演绎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史诗。云南云龙的井盐、福建武夷山下的红茶、浙江庆元的香菇……通过廊桥,连接万里茶路、丝绸之路,走向更广袤的大地和更广阔的海洋。
廊桥带来了机遇与发展,带来了一方的繁荣与富庶。发迹的乡民,不忘桑梓,又出资建设了一座座廊桥,供行人休憩、避雨、观赏、贸易,一些大型廊桥甚至衍生出了“桥市”,如湖南芷江县龙津桥等。
沈从文在《滕回生堂的今昔》里曾这样描写湘西凤凰古镇的虹桥“桥市”:“那桥上有洋广杂货店,有猪牛羊屠户案桌,有炮仗铺与成衣铺,有理发馆,有布号与盐号。我既有机会常常到回生堂去看病,也就可以同一切小铺子发生关系。我很满意那个桥头,那是一个社会的雏形,从那方面我明白了各种行业,认识了各样人物。”一座廊桥,写尽凤凰古镇的市井风情。
作为乡土社会的公共设施,廊桥还是当地乡民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不论大事小事都可以在廊桥讨论、议定。1989年7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寿宁县下党乡调研。一下子来这么多人考察调研,在哪里歇脚、在哪里开会?乡里找来找去,发现下党村村口的鸾峰桥是个合适的地方。鸾峰桥是寿宁县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也是全国目前单拱跨度最长的贯木拱廊桥。
一桥一风景,一程一乡情。廊桥上的每一扇窗、每一块木板、每一处雕刻,都是一段记忆、一个故事。千百年来,关于廊桥的诗、画、铭、赞、颂、记不可胜数。它们不只是一般的抒情之作,还包含着丰富的桥史资料和对廊桥功用、艺术的各种描述与评价,形成独特的廊桥文化。
其中,廊桥楹联最是精妙,记事、写景、抒情、表意,因桥而异,各有千秋。
“满梁乐趣人知否,尽在游鱼出没中”,这是福建屏南龙津桥上的一副对联,分明用到了《庄子》中的鱼乐典故。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见水中鱼游从容,庄子说鱼儿多么快乐啊,惠子反唇相讥,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答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鱼是否快乐,视乎看鱼的人,庄子不像惠子那样在乎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反而更加自在。
还有一条记载,说的是明朝福建浦城新建南浦桥时,有廊柱848根待题写对联,在京任职的邑人潘赐恰好路过家乡,“一夜题联四百二十四对”,“悬联俱遍”,其中有纪念前贤江淹、真德秀的,也有歌咏家乡山水的。这条记载颇显夸张,但不失为文苑美谈。
对于生长在廊桥边的乡民来说,廊桥深深地印刻在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里,它是人间烟火的相逢,落在桥市的柴米油盐中,又氤氲在斜倚桥栏的悠闲时光里,它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着家乡,也连接着诗和远方,魂牵梦萦,终不能忘。
修桥自古为义举,体现仁义信廉精神
《孟子》云:“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评价子产不懂政事,如果十一月把行人的桥修好,十二月把行车的桥修好,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何须用自己的车子载人过河。自古以来,修桥是仁政,是义举,官吏、士绅、乡民等受孔孟之道的教育和熏陶“勇于仁”,积极筹资修桥。
浙江庆元的咏归桥始建于元代,历史上几经兵燹与洪灾,屡毁屡建。明崇祯年间,知县杨芝瑞发出重建咏归桥的倡议,带头捐俸银五十两,并亲自制订建桥方案。此举得到附近十里八乡的乡民大力支持,咏归桥得以重建并延续至今,乡人感念其恩,又名此桥为杨公桥。
除官府拨银和官倡民修之外,廊桥大部分是民间自发修建的,资金自筹,自主管理。农工百艺、贩夫走卒、老少妇孺,不论贫富,不分贵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廊桥的修建是件大事,村民们推选出德高望重、清廉本分的人组成桥会、董事会等民间管理机构,悉心管理廊桥的诸多事务。从廊桥的筹资、聘请主墨师傅、建桥、竣工一直到守桥、维护和修缮,每个环节公开透明,少有贪墨。如广西三江程阳桥,1912年开建,1924年完工,十二年间,一个铜板、一块银元都没有落到私人腰包,堪称跨越百年的廉洁桥。
廊桥桥屋横梁上往往记录着修建者的姓名,它就像责任状一样,对廊桥的质量、安全、廉洁、信誉作出保证。浙江泰顺薛宅桥的横梁上写着:“寿邑小东绳墨徐元良……”这份保证书已经平安地晾晒了一百六十余年。一些廊桥上还镌刻着桥约、桥禁等内容,立下规矩,教化人心。
为确保廊桥的日常维护和较大规模的修缮,有些桥会还购置了“桥山”“桥田”。“桥山”上种树,树木用途指定为修缮桥梁,一般不作他用。一些地方还设立了专门的“桥田”,用田租做修桥的经费,真可算作永续利用、造福乡民的运作机制了。
古时候,很多廊桥的亭廊中住着守桥人,有的家族百年来一直以桥为家,寒来暑往,默默守护着廊桥,如同廊桥默默守护这一方山河。如今,廊桥的保护工作更是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技艺智慧、缕缕乡愁和仁义信廉精神的廊桥,将迎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叶欣 陈炊)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66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历史文化源流 | 春发其华 秋收其实
- 下一篇:赤子心 故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