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茹
发布时间:2023-11-11 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纪委监察网
《诗经·大雅·烝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宣王执政期间,有一次,大臣仲山甫即将前往东疆督修齐城,临行时,同僚尹吉甫写下一首送别诗,其中写道:“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描绘了仲山甫耿介忠直、不畏强暴、不欺弱小的名臣形象,成语“不吐不茹”即源于此。
吐,形声字,从口,土声,本义是从嘴里吐出。茹,形声字,从艸,如声,表示用饲料喂牛马,也引申为吃、吞咽,如“茹毛饮血”。还引申为贪、恣,《扬子方言》:“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不吐不茹”意为不吃软的偏吃硬的,主要形容人不欺软怕硬,不畏强暴,不欺弱者。
柔茹刚吐大约是一般人的选择,而仲山甫却与众不同,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这种“不吐不茹”、不欺软、不怕硬、锄强扶弱的精神,不仅成为这位重臣的行事法则,也作为一种古训传承千年,为后世人们处事做人、治家理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翻阅史书,有许多关于“不吐不茹”的描述。宋代陈宓在《通判赵公墓志铭》中说:“不茹不吐,人亦莫敢犯。”明代王洪在《送柴佥事之任序》中提到:“泊乎无私物,至而应苟有举焉,不吐不茹,斯可谓公矣。”无私者无畏,凡事出于公心,就不会因对方是权贵而奉承他,也不会因对方卑微弱小而去凌辱他。可见,要做到“不吐不茹”须心底无私,刚直不阿,品行端正,这样做人才有底气而不失骨气,做事大气且更有硬气。
“不吐不茹”需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这考验着一个人内心的良知。做人按照道德良知的标准去分辨是非善恶,就能常怀不吐不茹之节,从而决定自己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扬善抑恶。战国时,西门豹受命担任邺县令,到任后遍访百姓疾苦,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黑恶势力。同时,他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使大片土地成为良田,邺地百姓逐渐富庶起来。
柔不茹,可以看出一个人同情弱者的怜悯之心;刚不吐,则体现出不惧强硬、不畏强权的斗争意识。据《说苑·政理》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董安于治理晋阳城,向贤人蹇老请教为政之道。蹇老答道,要忠,要信,要敢。董安于问怎么做才算敢?蹇老答:“敢于不善人”,意思是要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面对问题,要勇于站出来,敢于指出来,爱憎分明,敢于交锋。
“不吐不茹”重在一个“不”字,这是敢于亮剑的决心,是为民的态度,更是勇于干事的意志。明代大臣傅希挚历经宦海几十年,“厘弊肃法,冰蘖自厉”,《解州安邑县志》中称其“有不吐不茹,百年仅见之”。这种爱民清廉的操守和勇于任事的实干作风,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其离任时安邑县为其立“去思碑”以示纪念。
事不避难者进。党员干部要有敢于动真碰硬的决心和勇气,在新征程上敢于担当、敢于斗争、勇于胜利,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涉深水险滩、接烫手山芋,始终保持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用一身正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从而让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蔚然成风。(史学杰)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311/t20231110_792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