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悲伤藏在心里
发布时间:2021-03-30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有王子侯,梁武帝弟,出为东郡,与武帝别,帝曰:“我年已老,与汝分张,甚以恻怆。”数行泪下。侯遂密云,赧然而出。坐此被责,飘飖舟渚,一百许日,卒不得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绝,目犹烂然;如此之人,不可强责。
——《颜氏家训•风操》
【小识】
《颜氏家训》的文字,真是平易,而且典雅。有些段落读来,真是绝好的散文。比如这一段,我们只是安静地阅读,或者轻声朗诵,都会得到极好的艺术享受。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大家都安土重迁,不大主张出游,加之交通不便,出行总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民谚曰:出门一里,不如家里。所以,古人是很重视别离的,因为别离容易再见难。南朝作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南的风俗,送别的时候,说到分别就要落泪。有一位王子侯,是梁武帝的弟弟,要去建康(今南京)东边的郡去任职。与武帝分别的时候,武帝说:“我年纪已老了,和你分别,非常伤心。”话说完,就流下数行眼泪。分张,六朝人习用语,分别的意思。王子侯也显示出难过的样子,但却流不出眼泪,只好红着脸出来了。密云,《易》:“密云不雨。”意思是有悲戚,但没有掉泪。因为这件事,王子侯被责怪,在舟船岸渚之间,飘摇了一百多天,最终还是不能离开。
颜之推从南入北,见多识广,所以,对待事情也比较通达、通透。他说,北朝风俗,不太看重分别。在岔路上分手,都是欢笑着离开了。人群中是有一些眼泪比较少的人,“肠虽欲绝,目犹烂然。”此八字真好,意思也很清楚。有些人即便肠断欲绝,但眼睛依然“烂然”,很灿烂,就是流不出眼泪。有些人不是不悲伤,他们只是更愿意把悲伤藏在心里,而不是表达出来。他们或是不会表达,或是不愿表达,但并不是不悲伤。“如此之人,不可强求。”颜之推可谓真正的大儒也。
儒家的丧礼,到后来,就有让人演戏之嫌,没有眼泪似乎就不孝顺。谁哭得厉害,谁喊得厉害,谁眼泪流得多,谁就孝顺。所以,阮籍就反对这种虚伪(当然,他的反对也是针对司马氏的“以孝治天下”)。他的母亲死了,他还吃肉喝酒,“蒸一肥豚,饮酒二斗”,但等到下葬,他喊一声:“穷矣。”“因吐血,废顿良久。”因此,鲁迅在那个著名的关于魏晋风度的演讲里说,貌似行为放诞、蔑视礼教的阮籍,内心倒是“太相信礼教”。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子游说:“丧礼,只要极尽到遭丧者之哀情便够了。”如果至于毁身灭性,也是君子所警戒的。(杨光祖)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39772.html
- 上一篇:攀枝花市西区:连续十年,开年讲“廉”
- 下一篇:士大夫的礼仪规范